转糖年趣

倘问我儿时最眼热什么玩意?那便是转糖。荷包里有几个闲钱,特别是春节的“压岁钱”,大都“贡献”了转糖老板。当年操转糖营生的多,随意哪条里弄巷子,一闻到炭火炙烤饧糖的香味,就知道有转糖的在。

转糖年趣

与其他小生意不同,转糖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,叫做:“先钱后转,半转不算,压线重转,三个半转算八坨。”夺目的黑字,围圈写在转盘里。大略转糖是赌命运,这叫有言在先,两边遵循,互不“扯皮”。转盘是一块比桌面稍小的木盘,中有轴,轴上横着转棒,一头坠着指针,转盘四周画有鸡鸭鼠兔,花鸟鱼虫,手拨转棒旋转,指针终究指定什么,老板就做个什么给你。但转得最多的、也是咱们最不想要的是“八坨”,即八坨糖,老板用铁勺从热糖锅里舀出点汤稀,在石板上点八下便是。不过八坨趁热也好吃,又软又香又甜。八坨于老板最省工,用糖也最少。

但假使来者是个小孩子,老板会做个小鸡小鸭,让他高高兴兴拿走。转糖最想得到的是蟠龙、飞机、花篮、大刀四大件,尤其是蟠龙。蟠龙用糖多,可抵八十坨糖,并且手工好的老板,出活精巧,做出的蟠龙栩栩如生,假使转到手,舍不得吃,回家插在窗台上,至少可作三天的镇宅之宝。

但有闲钱,咱们就来博蟠龙:手拨转棒,看着指针无数次滑过龙口,便是不被衔住,从期望到绝望,只在顷刻间,转糖的魅力即在于有绝望,但也总有期望。荷包里没钱时,看他人转也风趣,一见有人拿钱过来,围看的孩子都主动让开,躬起屁股护住转盘,手不触,身不靠,眼睛都紧紧盯着那只飞转的魔棒,起劲地喊:“蟠龙,蟠龙!”“飞机!”“花篮!”看的比转的还心急,但终究仍难免同声一叹:“唉,又是八坨!”蟠龙太难得了!原因即在于,蟠龙画的开口极小,而八坨则大张其嘴。倘有人真转到了蟠龙,老板则不敢慢待,老老实实花费整片的糖。

做成,首尾一尺半高;做工也绝不大意,鳞须角爪都精心肠一点一点粘牢,身首之间还能摇晃摇摆,看上去耀武扬威的,威风八面。做蟠龙最见功底,一只蟠龙插在挑子上,也是最让人动心的广告。转到蟠龙者,嗬,真比中了状元还神情,双手擎着,小伙伴一路上前呼后拥送到家。有的家长心善,以为老板亏了本,给他放一挂百字头喜鞭,赢得鞭炮声的老板,生意要比别处的好些。春节转糖的人多,不时有鞭炮声响起,喜报频传。从初一到十五,除了转糖,咱们这儿还有套环,打弹子,捏泥人,拉皮影,划莲船,舞龙灯……正是这些绘就了春节的风俗画,使得春节充满了年趣。

旧物难忘,我至今一到春节,就想起那只幼年令我垂涎不已的蟠龙,还有那股悠悠的、十分好闻的、炭火炙烤饧糖的香味。

本文由早索网签约作者:cabbage原创发表于早索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zaosuo.net/16171.html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海报
转糖年趣
倘问我儿时最眼热什么玩意?那便是转糖。荷包里有几个闲钱,特别是春节的“压岁钱”,大都“贡献”了转糖老板。当年操转糖营生的多,随意哪条里弄巷子,一闻到炭火……
<<上一篇
下一篇>>